你可能還沒有擁有一只LABUBU,但一定聽說過它。
從社交平臺上層出不窮的“開箱”視頻,到海外門店粉絲徹夜排隊,再到隱藏款拍賣價高達108萬元,這只毛發蓬松、表情狡黠的“齙牙小怪獸”如今可謂風靡全球。

△圖片來源于網絡
它的走紅顛覆了傳統審美邏輯,其可塑性強+高辨識度的特質,精準擊中消費者拒絕審美趨同、推崇告別傳統的“心巴”。要知道,上一個這樣憑借“不完美但真實有個性”而走紅的人物設定還是“魔童”哪吒。
買的不止是LABUBU
更是救命的多巴胺
你可能會想,為什么這么多人肯為一個毛絨玩具排隊、搶購、熬夜、花大價錢?這背后不排除有資本和營銷技巧的助力,但換個角度,每一代人,或許都有自己的“LABUBU”。
從80后《水滸卡》、90后七龍珠,到如今的玲娜貝兒與LABUBU,每一代人都有專屬的“精神載體”。這些潮玩物件超越物質屬性,承載著陪伴、療愈、社交三位一體的情緒價值——這也是高壓時代里,人們甘愿為一只玩偶排隊搶購的深層動因。
情緒壓力正在改寫生理密碼
癌細胞趁“壓”添亂
情緒是人類對內外部事件或情境的心理反應,具有復雜且多樣的表現形式。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,長期積壓的負面情緒就像一根看不見的繩索,正在悄悄改變著我們的生理密碼,在潛移默化中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小的傷害。比如——
- 強行壓抑情緒→皮質醇水平驟增50%;
- 假裝樂觀→加重心理負擔;
- 長期壓抑情緒者→患抑郁癥風險增加3倍;
- 長期處于負面情緒→加重功能性胃腸疾病,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。
此外,世界衛生組織提示,70%以上的疾病與負面情緒有關。當人長期處于高壓、抑郁狀態時,癌細胞會趁機作亂——
- 免疫失控:皮質醇(壓力激素)過量分泌,會直接抑制免疫系統工作,相當于給癌細胞“開綠燈”;
- 炎癥溫床:負面情緒會引發慢性炎癥,這種環境特別適合癌細胞生長繁殖;
- 基因叛變:研究發現,抑郁情緒可能影響抑癌基因的表達,就像弄壞了控制癌細胞生長的“剎車片”;
- 行為失控:壓力誘導的抽煙、喝酒、暴食間接助推癌變。
快樂是高級的抗癌藥
揭秘當代人“情緒防癌”密碼
網上流傳一句話:“開心時心臟會分泌‘抗癌荷爾蒙’,殺死95%的癌細胞?!彪m然聽起來像謠言,但背后其實暗藏科學邏輯——好心態確實能降低癌癥風險,甚至影響治療效果!
當我們心情愉悅、放松時,大腦會分泌多巴胺、血清素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。多巴胺帶來快樂與滿足,血清素調節情緒、改善睡眠,內啡肽既是“天然止痛劑”,又能增強免疫力。
這些神經遞質就像“信使”,向免疫系統傳遞積極信號,激活免疫細胞(如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)。積極樂觀的情緒能顯著提升NK細胞的活性與數量,讓它們更高效地巡邏、作戰,及時清除癌變細胞,降低癌癥發生風險。
有心理學研究發現,以下機制可能緩解焦慮:
觸覺安撫:當你擠壓它、擺弄它、與它對話時,身體在觸覺刺激中釋放內啡肽;
多巴胺調控:拆盒瞬間的驚喜感+集齊套系的成就感,觸發大腦伏隔核雙重獎勵響應;
注意力重置:當人們專注于整理時,會將注意力從引發焦慮的事情上轉移開,進入到一種專注、平靜的狀態,使前額葉皮層α波活躍度增加40%,從而有效阻斷焦慮神經回路。
此外,潮玩物品能促成社群聯結,找到“同好”的快樂;構建比奶茶、沖動消費更持久的健康情緒出口。當然,潮玩物品對緩解焦慮、釋放壓力的作用,目前雖有部分理論和現象支持,但確實仍需更多科學證實。
值得注意的是,適度收藏潮玩物品也許可能建立健康的情緒出口,但若過度依賴這種“無回應客體”,可能掩蓋真實心理問題,延遲專業干預。同時,要注意設置月度預算上限,避免補償性消費。
構建可持續的情緒出口
筑牢防癌系統
做自己的“隱藏款”
因此,若想真正切斷“情緒壓力→癌癥風險”的鏈條,需跳出“多巴胺陷阱”,建立可持續的自我療愈系統。
01 培養興趣愛好
興趣愛好是心靈的“調味劑”。癌癥患者可根據身體狀況選擇輕松有趣的活動,如繪畫、書法、聽音樂、閱讀等,轉移對疾病的過度關注,減輕心理負擔。普通人培養興趣愛好,也能在忙碌生活中創造放松愉悅的時刻,提升心理韌性。
02 加強社交互動
良好的社交關系能給予情感支持與歸屬感。癌癥患者應積極與親朋好友交流,家人和朋友的鼓勵陪伴能溫暖患者心靈,給予戰勝疾病的勇氣。
患者還可加入癌癥患者互助小組,與有相似經歷的人相互交流鼓勵,汲取力量。普通人保持與親朋好友的密切聯系,定期聚會、參加社交活動,能拓寬生活視野,豐富情感體驗,緩解壓力,保持積極心態。
03 堅持運動鍛煉
適度運動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等神經遞質,改善情緒。癌癥患者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,可選擇散步、太極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增強體質,放松身心。普通人堅持規律運動,如跑步、游泳、健身操等,能提高免疫力,預防癌癥等多種疾病,讓心情更舒暢。
04 調整認知心態
學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看待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是關鍵。癌癥患者要認識到癌癥并非絕癥,隨著醫學進步,許多患者通過科學治療和積極心態實現了長期生存。要接納患病事實,積極面對治療挑戰。普通人遇到生活壓力時,換個角度思考,將困難視為成長機會,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和心理調適,把負面情緒轉化為前進動力。